摘自酩悅
重陽至,新酒初熟,是否望鄉(xiāng)有歸意?菊暖時節(jié),可會把酒暢人生?九月九,約杯好酒會親友。九月九的酒,暖心消愁,意長久!周六是重陽節(jié),你是不是該來瓶好酒!
歲歲重陽,又到重陽。從膾炙人口的唐詩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,到電影《紅高粱》插曲“九月九,釀新酒,好酒出在咱的手”,還有“又是九月九,重陽夜,難聚首,思鄉(xiāng)的人兒漂流在外頭”等等熟悉的歌曲,所唱所抒的,都是一份濃濃的情。
重陽節(jié)被稱為老人節(jié),是一個敬老、愛老的節(jié)日,文化傳承悠久,傳統(tǒng)節(jié)俗豐富。慶祝重陽節(jié)一般包括出游賞秋、登高遠眺、觀賞菊花、遍插茱萸、吃重陽糕、飲菊花酒等活動。人們對重陽這一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一直保持著特殊的感情。在重陽這樣一個節(jié)點,更要用美酒表達情意。
登高賞秋
金秋十月,秋高氣爽,正是登高遠望的好時節(jié),可以讓人達到心曠神怡和健身祛病的目的。
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,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也很多,杜甫的七律《登高》,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:
風急天高猿嘯哀, 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無邊落木蕭蕭下, 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艱難苦恨繁霜鬢, 潦倒新停濁酒杯
登高所到之處,沒有統(tǒng)一的規(guī)定,一般是登高山、登高塔。在高處觀望最美的秋天,此時再配上一杯酒的話,感覺自己就像個詩人呢。
佩茱萸
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,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(jīng)很普遍,所以又叫做茱萸節(jié)。
茱萸入藥,可制酒養(yǎng)身祛病,它的香味也很濃,有驅(qū)蟲去濕、逐風邪的作用,并能消積食,治寒熱。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,多災多難,所以在重陽節(jié)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。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“辟邪翁”。
賞菊、飲菊花酒
重陽節(jié),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,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(jié)。金秋時節(jié),菊花盛開,從三國魏晉以來,重陽聚會飲酒、賞菊賦詩已成時尚。
據(jù)傳賞菊及飲菊花酒,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。陶淵明以隱居出名,以詩出名,以酒出名,更以愛菊出名;后人就開始紛紛效仿,于是就有了重陽賞菊之俗。舊時文人士大夫,還將賞菊與宴飲結(jié)合,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。在中國的古俗中,菊花也象征長壽。
敬老人一杯酒
由于九月初九“九九”諧音是“久久”,有長久長壽之意,又稱“敬老節(jié)”。九九重陽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秋萬代“老吾老”的濃濃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風范。
在這個敬老愛老的日子里,暫且放下手中忙碌的工作,多陪陪父母吧!無論你身處何地,身居何職,你永遠都是父母的孩子。從古至今,孝順的方式和內(nèi)容也許會改變,但孝順的內(nèi)涵卻一脈相承,生生不息。
在重陽這樣一個節(jié)點,更要用美酒表達情意。送上一份安康,敬一杯酒,吉祥而溫馨。
登得再高,走得再遠,
我們永遠是爸媽眼中的孩子,
過去,您陪著我們成長,
現(xiàn)在,我們陪著您變老。
九九重陽節(jié),不論你在哪里,
記得給家里的長輩打個電話,
道一聲祝福。